优化学术环境:弹性工作等成亮点 依法治学、人财物“赋权”、弹性工作、不求全责备、最大化公共利益 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影响学术创新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术自治理念全面落实,学术评价更加科学规范,学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创新人才竞相涌现,科技工作者探索研究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多名专家,就这份《意见》进行要点解读。其中,依法治学、人财物“赋权”、弹性工作、不求全责备及最大化公共利益等成为科技界最为关注的五大亮点。亮点一:“依法治学”要防止过重处罚《意见》在其“基本原则”阐释中便提出“坚持依法治学”的原则:建立保障学术自由的法治基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障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的权利,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确保科研活动造福人民、服务国家。然而对于上述提法,学者们也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自然科学领域在学术自由方面没有什么限制,很多事情不是法律能够保障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量子电子学研究所教授张志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能把什么问题都上升到法律层面,很多事情还是要靠科学家自己的道德自律去解决。对于是否有必要依靠法律手段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侠认为必须做到谨慎与克制。“法律是最后的手段,对于学术的不端行为的处理,还应该以帮助和教育为主。”“如果所有问题都用法律来解决,会让很多人走向社会的对立面,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李侠认为,即便是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也一定要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对公共领域带来重大伤害的行为可以入刑,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处罚显然是过重了。”亮点二:人财物“赋权”提高科研效率“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科研经费预算制度的形象“吐槽”。在刚刚出炉的这份《意见》中,特别强调了“赋权”:“在国家政策制度框架下,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立项、人财物管理、科研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的自主权。”对此,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方维海表示,这一指导意见的关键在于“扩大科研单位财物管理的自主权”。和大多数科研人员一样,方维海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境,即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经费类别进行调整。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意见》的出台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政策引导,希望相关配套措施尽快落实。”方维海期待,将来,科研经费管理进一步细化,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科研单位有权围绕项目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经费使用。“这样,能够提高我国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他说。亮点三:“弹性工作”实为保证科研时间中科院、中国科协和九三学社近年来的调查均表明:大部分科学家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一。《意见》指出,允许科学家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从事科学研究,但同时须确保用于科研和学术的时间不少于工作时间的六分之五。对此,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周琪说:“对于真正的科学家而言,是不会在乎所谓的‘上班时间’的。科学家遵从的是科研的固有周期。”为了保证研究水平,周琪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不低于12小时。周琪认为,值得剖析的核心问题在于,对那些难以“达标”的科研人员来说,时间都去哪了。专家认为,行政化、社会化活动对科研工作的干扰日益显著,要同时保障科学家的学术自由和科研时间,排除名利扰动、解除后顾之忧是关键。亮点四:“不求全责备”让杰出人才脱颖而出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陈同斌看到,当前,在学术活动和职称评审中,论资排辈的现象仍然存在,不敢完全让年轻人负责更多的科研任务。《意见》指出,“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传统人才观念,以更广阔的视野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环境。”对此,陈同斌认为,《意见》的发布,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杰出人才的脱颖而出。“只要是坚持真理的科技工作者,即便是有个性和不同见解,也应该予以包容。”陈同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追求真理,不随波逐流,不追赶时髦,是一个人取得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给予这样的科学家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陈同斌回忆,20多年前,他和同事们一起开展污泥好氧发酵处理和土壤修复研究,在当时是冷门领域。“甚至同行都不太理解,如果不是长期坚持下来,就不可能取得目前这些具有标志性的新成果。”他深有感触。亮点五: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促知识分享《意见》中提到,应“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创新性和社会价值,推动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期刊上发表,推进已发表科研成果在一定期限内存储到开放的公共知识库,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对此,《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常务副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研究员王长林有着直观感受:“这些年来,我们期刊来自国内科研人员的投稿量有了大幅提升。现在国家又出台这样的指导意见,我们特别欢迎。” 如果没有“梧桐枝”,很难引来“金凤凰”,学术期刊与科学家之间,从来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期刊编辑部一直严把文章质量关,尊重同行评审的意见,特别注重文章的质量和研究成果创新性。”王长林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还会组织专辑,优先发表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从2008年创刊伊始,这个在中科院遥感地球所诞生的期刊就始终坚持国际化的办刊方针,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创刊第二年就被SCI检索收录,最新的影响因子达到3.291,跻身遥感和地理学科第一梯队,受到国际上的极大关注和赞誉。
标签:
声明:本文来源于科连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