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开始出现了很多NPD自媒体,内容多数是揭示自恋人格对关系的利用和破坏,对关系中的另一半的PUA等等,教大家怎么识别和防范进入一段“被NPD工具化”的关系。
我觉得这无可厚非。可能很多人正是因为自己曾经历过这种关系并深受其扰,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从关系中脱离出来,所以才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别人识别防范及帮助别人走出这样的关系。本身也是对自己这段伤痛的自我治愈。
但对于有些自媒体声称自恋人格障碍不可治愈,我觉得是不太妥当的。一方面,医疗意见需要建立在对病理、疗法、预后的系统理解基础上。另一方面,误导性的结论会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延误治疗时机。
其实,自恋人格障碍虽冠以人格障碍之名,很多并没有到人格障碍的水平,称之为自恋神经症可能更为妥当。在自体心理学取向的精神分析临床上,绝大多数都是这类来访者,他们是可以被治愈的。
如同抑郁症一样,自恋人格障碍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是这种疾病发展到后期,需要工具性地使用关系作为自己人格的补充,容易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被广泛诟病,谈之色变。
但自恋人格障碍并不是天生的,也非活该如此。他们本也值得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自恋人格障碍的形成,是一个主体饱受折磨的过程。人格形成之后经历了漫长的自救的挣扎,再次遭遇重创,最终才走向了夸大、暴躁或者绝望,以及对关系的工具性使用等表现。哪怕最终呈现的这个让关系中的另一半痛苦不已的状态,其本身也经受着蚀骨的孤独和无望的内耗。
荒谬的是,具有如此脆弱的自我感觉的病人被当代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称为”自恋”,临床医生没有意识到,那些最不确定自己、最不容易爱自己的人,必须不断地保护他们的理想自我免受攻击,以此来支撑自己。如果出现他们看似痴迷于自身的情况,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太过摇摆不定!当他们感到脆弱的自我受到挑战或攻击时,还有什么比他们的吹毛求疵或反击更合乎逻辑的呢?
——《拉康论爱》P185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
其实,即使是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共同“带大”的恒河猴,也必然会存在心理问题。因为无论是铁丝妈妈还是布料妈妈,都无法提供回应。无论小猴子哭还是笑、疼痛还是孤单,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都无法给予任何回应。
这种弥漫性的缺乏回应、孤独的感觉,是所有自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只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很多差别。
有的像铁丝妈妈,看起来会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却无法给孩子任何帮助和安抚,完全看不见孩子的精神世界。甚至,在孩子有情感需要时,会“扎伤”孩子,比如心烦不已甚至怒斥孩子懦弱。这就是比单纯不回应更糟糕的情形了。需求的表达会引来更严重的后果,把自己置身于无法处理的恐惧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被难以言说的恐惧和焦灼困住。
假如是有奶瓶的布料妈妈,则会好上一些。它虽然看不见小猴子的情感需要,也无法给出任何回应。但起码它是温暖的,不会反击小猴子的需要。需求的表达总得不到回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则容易陷入到孤独和愤怒中。
当然,一个人的先天素质千差万别,成长境遇也充满了变数,这种绝对的环境是不存在的。所以这种因果论的推导只是一种粗糙的走向推演。
但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看起来夸大、暴躁、把他人工具化的状态,其实已经处在了人格末端,发作或者濒临发作。在此之前,自恋人格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在自己身上使劲儿,挣扎的过程。比如,有的在自恋人格形成之初的很长时间里,会用乖巧、有礼貌的方式使自己不被排斥。之后在很长时间里学着对别人好、使自己有魅力等,充满期待、以为可以获得想要的结果。然而,这份期待却往往因其绝对完美的气息,而最终遭遇到创伤性的失败。之后才慢慢滑入了夸大、暴躁、工具化他人的末端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动力学咨询会在最初的三四十次之后走向失败的原因。因为自恋人格病理的发展过程,绝非简单的起源学的强迫性重复。所以很多动力学咨询师关于“你以前是否有类似感受”的这种简单粗暴的关联其实毫无意义。至于一上来就试图就成长经历对人格状态进行直接建构的临床,更是注定会遭遇失败。
本质上看,自恋人格障碍的临床是一个咨询师先被“工具性使用”,成为其人格的补充。然后在遭遇到比如咨询师休假等补充断裂的时候,人格缺损被意识性地呈现,慢慢从创伤性体验转变为挫折性体验的过程。因此在一个完整的临床结束后,自恋人格障碍是可以被治愈的。
但是治愈的困难是现实存在的。困难一方面来自咨询师的人格稳定性、专业性,既要能够忍受被工具化,又要保持清晰的觉知而不被卷入进去,更不能自恋地认为是来访者“爱上了”自己。能够站在该站的位置,给出同调的回应。另一方面来自来访者的耐受性。走到临床的来访者通常已经处在了其人格末端,爱恨交织,被各种痛苦的感受萦绕,对不舒服、不理解的耐受力变得很低很低。稍稍的扰动可能就会造成咨访关系的破裂。
庆幸的是,尽管前路艰难,还是有一批咨询师在默默地努力、探索,也期待着自恋人格障碍的治疗能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稳。
………………
补充一个很重要的点:如果你身处一段和NPD的关系,不要寄希望于对方改变治疗后再在一起,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
心理咨询讲不求不治,他人是无法把人推进咨询的。事实上,能不断地找到可以被利用的关系,没有痛苦到一定程度,NPD是走不进咨询关系的。
………………………………
来更新了。
准备在这篇下面不定期更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这篇文章不是写给想鉴别、远离NPD的人士看的。想鉴别用DSM–5的现象描述就够了:
自恋型人格障碍:
DSM-5中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评判标准共有9条,满足5项以上,便可以视为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
1. 拥有夸张的自我优越感。
2. 痴迷于对无限成功,权利,辉煌,美好以及理想爱情的幻想。
3. 坚信自己是特殊且唯一的存在,并相信自己只能被同类人群所理解,或应该只与同样特殊且高层次的人接触。
4. 享受也渴望被人过度的恭维奉承。
5. 具有权力意识。
6. 会进行人际剥削。
7. 缺乏同理心:自己不愿(没有能力)意识或者辨认他人的心情和需求。
8. 经常羡慕他人,并且也认为别人羡慕自己。
9. 表现出自大且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简而言之,不用管NPD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形成的,符合描述跑就完了。
这篇是写给想更多了解自己,让自己好起来的人看的。
………………………………
从人格结构的角度看,只有神经症结构和精神病结构的区别,没有人格障碍的说法。我们所说的自恋人格障碍都是有一定自知力的,叫自恋神经症可能更恰当。人格障碍是医学诊断系统DSM的分法,对用药更有指导意义。
说起NPD的最典型特征,恐怕就是自以为了不起了(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
可是,通常儿童成长过程中经历恰到好处的挫折和转变内化后,自我认知通常是基于现实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夸大的。那么为什么NPD成年后仍然会执着于这种夸大想象无法自拔呢?
哪怕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都无法意识到想象和现实的距离吗?要真是这样,那就不是NPD而是精神病了。
我想,答案应该在于,在其感觉里,自己必须是很了不起的才行,否则便会危及其精神存活。
他们总有种莫名下坠的威胁感,仿佛环境的侵害、他人的攻击随时袭来。而只有自己很厉害才能抵挡环境的侵入感,才能有未来。如果不行就无法抵挡外界环境的侵入感,就会淹没在环境的碾压中。
比如,总被安排的人生,争吵不休的家庭环境,有一对被社会焦虑裹挟的父母,被家暴被欺凌……这些都是一个孩子无法处理的。除了固执地想象自己很厉害,似乎没有任何别的办法。
当然,NPD并不会仅限于想象,也会驱使自己变得很厉害。只是变得很厉害需要天赋、时机、外界支持、心理状态等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NPD在没法变得很厉害时很痛苦,被压抑、憋屈、嫉妒、愤怒、渴望赞美等感觉困住。
而一旦真变得很厉害了,又会止不住地滑入爱欲,要么进入一段控制欲极强的感情,要么发展隐含攻击性的短期约炮关系、危险性行为等等。
总之,无论是不是能够达到世俗的成功,其人格结构决定了,发作只是早晚的事情。
…………………………
DSM描述中的缺乏同理心,只是NPD发作前后的样子,并不一直是低共情的。中间会经历一个再创伤的过程。他们曾经也主动付出过,然而却因为他们所要求的回应是有绝对完美气息的,注定会遭遇失败。之后才转向了相反的一面。正文中有这一段,不再赘述。
关于NPD是否有自杀冲动:遇到特别大且猛烈的冲击时,也会有自杀冲动。这种自杀冲动是其人格结构短暂失效的表现。但是NPD通常不会有计划自杀。
………………………………
2023.1.8继续更新
有朋友提到,跟NPD伴侣相处过程中,特别伤的是多年的付出,到头来却没落个好,反而成了仇人。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非破坏性"。病态的自恋人格,其人格本身是失去了发展性、建设性,而是呈现为"非破坏性"的。
其人格运作的中心是对于理想自我的保护。对他人的善意付出的体验,也是围绕这个中心来运作的,所以体验上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能够体验到别人"对你好"的善意,一方面抑制不住地揣度这种善意对理想自我的破坏。比如,是不是觉得我弱、看不起我所以才对我好?是不是为了取得我的信任才对我好,之后会狠狠地抛弃我让我受到更大的伤害?现在对我好是不是为了让我依赖上你,以后离了你活不下去?
这些揣度看起来像极了鸡蛋里挑骨头是不是?但这就是自恋人格保护其脆弱的理想自我的反应。所以在99次好之后出现的1次不好,就可以抵消前面的99次的好,这1次的不好似乎成了鸡蛋里挑出的"骨头",成了那些揣度成真的"明证"。
………………………………
有朋友问我,有些书籍里提到(比如《减压脑科学》、《为何爱会伤人》等),NPD的表现与"同感脑"的损伤有关的,既然牵涉到生理损伤,那还怎么治疗?
首先我不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其次,说一下我通常对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生理性变化的理解。只要不是先天生理损伤,后天心理因素导致的生理性变化通常作为身体症状看待。自恋人格通常会有以下一种或多种身体症状:炎性体质、皮疹、功能失调(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失眠多梦、疑病症、焦虑多汗、身体抽动、各种弥散/聚焦的恐惧等等。
这些症状是人格结构缺陷的产物,不需要单独处理。而对于症状的处理本身,即使使症状短暂地缓解了,还会轻易复发,或者换一种形式再出现。
而经过了长期有效的分析之后,很多身体症状会自行消失,或者即使存在,也不再造成重大精神负担。
…………………………………
自恋人格的治疗,确实是个非常困难的过程,通常需要长期的分析,但绝非不可实现。
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的一篇论文《Z先生的两次分析》,普遍认为写的是科胡特本人的精神分析过程。
可以说,很多心理学家的流派,正是致力于解决他们本身的精神世界困扰的产物。比如科胡特、罗杰斯、荣格等等。
科胡特终身致力于自恋人格障碍治疗,并创立了自体心理学派,其本人也是自恋人格障碍。
他最终发现了一套有效的以神入和共情为主要工具,以成为自恋人格的"非破坏性"的空白屏幕,将其对世界的体验投屏上去。而在漫长工作过程中,在偶然的"破坏"处(通常是咨询师请假,而不是刻意为之的破坏),进行精神经济学诠释,发现自己无意识中的人格结构缺陷,实现领悟和修通的过程。
我把《Z先生的两次分析》论文贴在下面,有兴趣的朋友自行阅读。
……………………………
2023.1.10更新
症状可以使自恋人格维持相当的稳定性。
比如这个父权社会中,对男性来说,症状通常是权力和金钱。在这两样可以实现的情况下,男性可以轻易地实现对女性的工具化。
而对女性来说,症状通常是亲密关系。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的女性,一般可以较为容易地进入亲密关系,并且工具化使用亲密关系。
总之,当症状容易实现的时候,自恋人格不会进入发作期,也就没有求治欲望。
所以,很多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男性NPD,发作期集中在退休前后。而如果一个NPD钱多得花不完(当然能到这种程度的也没几个),可以终生不发作。这就是金钱作为症状的作用。
而对女性NPD来说,当性别魅力随年龄增长减弱的时候,往往是危机感增强,开始发作的时候。
相比男性,女性的发作通常是阶段性、有退路的,一般能够退入一段关系中,只是这段关系可能与理想自我不匹配罢了。而男性发作后经常无路可退,工作和感情都无法留住而陷入困境。
标签:
声明:本文来源于科连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