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歌古诗精选(九篇)[风水课教学知识分享总结]

  第1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一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

  五、活动地点

  社区、学生家中、图书馆、超市等

  六、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活动内容

  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走进中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的内容如下:

  活动一调查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中秋节的月饼

  1.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

  2.感受月饼的香甜。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品味中秋节的诗词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诗歌和对联。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欣赏中秋节的美景

  中秋节的画面总让我们记忆犹新,拿起你的笔来记录一下中秋节的美景

  (二)活动步骤

  1.合作交流,落实任务

  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分析整理,总结汇报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单独完成等形式,利用中秋假期时间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完成活动任务。

  3.活动总经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1)活动目的

  (2)活动内容

  (3)活动时间、地点

  (4)活动分工

  (5)活动步骤

  (6)活动过程

  (7)活动体会

  4.成果展示,反思评价

  回到学校,进行成果展示评价。评价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信息的行为,可以评价动手操作的方式方法,重点应放在调查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多样性上。特别要评价在活动中是否应用适当的方法展开活动,比如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整理材料、操作工具等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及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态度要认真谨慎,采访笔记尽量记详细,及时做好笔记的整理的工作,并注意保持,为活动保留好第一手的资料。。

  2.要亲善友好,尊重不同地区及个人的习俗习惯,包括饮食、服装、礼仪等。

  3..小组成员间保持联络,注意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有困难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修日以及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

  5.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老师联系,由指导教师带入网吧或学校微机室,任何学生不能擅自个人出入网吧。

  6.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二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material)、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material),合理整理资料(material),对资料(material)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material),分析资料(material)、整理资料(material)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20**年7月13号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三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

  五、活动地点

  社区、学生家中、图书馆、超市等

  六、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活动内容

  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走进中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的内容如下: 活动一调查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中秋节的月饼

  1.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

  2.感受月饼的香甜。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品味中秋节的诗词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诗歌和对联。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欣赏中秋节的美景

  中秋节的画面总让我们记忆犹新,拿起你的笔来记录一下中秋节的美景

  (二)活动步骤

  1.合作交流,落实任务

  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单独完成等形式,利用中秋假期时间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完成活动任务。

  3.活动总经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1)活动目的

  (2)活动内容

  (3)活动时间、地点

  (4)活动分工

  (5)活动步骤

  (6)活动过程

  (7)活动体会

  4.成果展示,反思评价回到学校,进行成果展示评价。评价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信息的行为,可以评价动手操作的方式方法,重点应放在调查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多样性上。特别要评价在活动中是否应用适当的方法展开活动,比如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整理材料、操作工具等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及交往与表达的能力。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态度要认真谨慎,采访笔记尽量记详细,及时做好笔记的整理的工作,并注意保持,为活动保留好第一手的资料。。

  2.要亲善友好,尊重不同地区及个人的习俗习惯,包括饮食、服装、礼仪等。

  3.小组成员间保持联络,注意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有困难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修日以及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

  第2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关键词】:诗词意境 文人墨客 诗中明月

  月亮,因其皎洁清白,高悬空中,自古就充满浪漫和神奇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艺术联想。尤其是古代的诗人们,更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早在《诗经》的《月出》篇中就有“月出皎兮”的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句子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这一轮明月,照彻了古今的文坛。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既把月亮当成客观的自然之景来描绘,又把它当作主观的情感载体来表现。因而寄予在古诗中的“月”之上的,往往是较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月怀乡、思人念远;有寄情明月、聊以遣怀;有寄托祝福和期望;也有借明月表达理想和情操的。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唐代的另外两位诗人,并称王孟的孟浩然和王维,二人诗风相近,都极成功的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反映自己宁静的心境。

  【摘 要】:在我国诗歌的这片原野上,流淌着一条银光闪闪的月亮河。这条河,从《诗经》这眼汩汩的泉水中流淌出来,流经唐宋,流过明清,一直流淌至今,历经二千多年,从未干涸。在这条河中,澎湃着无数月亮的名诗佳句,闪烁着许多不朽的动人篇章。

  【关键词】:诗词意境 文人墨客 诗中明月

  月亮,因其皎洁清白,高悬空中,自古就充满浪漫和神奇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艺术联想。尤其是古代的诗人们,更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早在《诗经》的《月出》篇中就有“月出皎兮”的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句子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这一轮明月,照彻了古今的文坛。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既把月亮当成客观的自然之景来描绘,又把它当作主观的情感载体来表现。因而寄予在古诗中的“月”之上的,往往是较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月怀乡、思人念远;有寄情明月、聊以遣怀;有寄托祝福和期望;也有借明月表达理想和情操的。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唐代的另外两位诗人,并称王孟的孟浩然和王维,二人诗风相近,都极成功的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反映自己宁静的心境。 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风鸣两岸夜,月照一孤舟”;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是“月”所寄托的情怀却不相同,孟诗中更多的抒发孤独凄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弥漫于空旷寂寥的天地之间的淡淡愁绪。而王维诗中表达出的却是一种恬淡、闲适、安详和宁静的情怀。

  表达祈福和祝愿。如谢庄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诗句,都传达出一种期盼和祝愿。这种思想在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现的最淋漓尽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更伟大、更豁达的美好愿望。

  宋代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中秋词《木兰花慢》中独辟蹊径,表达了别具一格的味道。在中秋节,他不思乡,不怀人,也不悼古,而是对月亮的运行进行科学幻想,对月亮的神话传说驰骋想象。“飞镜无根谁系?”月从海底经过,那会水的蟾蜍不用担心,但是不识水性的玉兔怎能安然度过?在雄伟奇幻的想象背后,隐藏着词人的哀伤。在词中,作者以皎洁的明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

  在古典诗词中,月的自然属性比较淡化,诗人写的不是月的形体,而是以我观物,化物为我,物的感情就是诗人的感情。所以,月亮代表的情感就是作者的情感,这样情景交融,人月合一。月亮的形象走入诗人的笔端,大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月亮带上了美丽的光环,让波光迷离的月亮河长流不衰、奔腾不息。

  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风鸣两岸夜,月照一孤舟”;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是“月”所寄托的情怀却不相同,孟诗中更多的抒发孤独凄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弥漫于空旷寂寥的天地之间的淡淡愁绪。而王维诗中表达出的却是一种恬淡、闲适、安详和宁静的情怀。

  表达祈福和祝愿。如谢庄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诗句,都传达出一种期盼和祝愿。这种思想在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现的最淋漓尽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更伟大、更豁达的美好愿望。

  第3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4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月光下的联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静谧的夜晚,深蓝的天空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杂质,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共同阅读关于初三作文月光下的幻想600字,请您阅读。

  月光下的幻想1在顶楼上,我背靠着墙,仰望是那星空中的圆月。我在清风拂面中,沐浴着月光,静静地遐想着……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目,是一家大团圆的好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我们中国人团圆在一起,进行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小时候,中秋节我过得无忧无虑,天真快乐。

  曾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我们一家人都一起团圆,还会买有很多月饼、水果等食品,以备晚上赏月时一起吃。记得每到那天晚上,我都会问重复的问题:“为什么要吃月饼?”“因为今天是中秋节啊!”回答我的是爸爸、或妈妈,也可能是奶奶。这时我又会问:“为什么中秋节就要吃月饼呢?”而这时回答我的,就一定是我的奶奶。这时奶奶总会给我先讲嫦娥的故事,接着,又会讲天狗食月的故事吓唬我。而在她讲故事的时候,月光正映照在她的脸上,我能依稀可以看见她脸上泛着幸福的光泽……

  长大后,中秋节仍然快乐,但带着苦涩味。

  长大后,爸爸妈妈在外出工作。在中秋节这一天,他们不一定回家过节,就像今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即我放假回家的时候。因为特殊原因,我回到家时,天已经微暗了。远远望向家的方向,家里没有灯光。回到家里,大门开着,但灯没有亮,也没不看见家人。我站在家门前,看到此景,心中的滋味言不清道不明。我不再停留,就直接上楼去了。楼道里是黑漆漆的,就像我那时的心情一样……

  哎!不用想我也知道:爸妈没有回来,奶奶去别人家串门了吧,弟弟肯定又是出去玩了。此刻,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想着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一瓶醋,正泛着苦涩的味道。我回到房间,透过窗看见向窗外的明月,顿时想起了这学期新学的一首诗歌《水调歌头》,想起了其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刻的我十分明白这句话的其中悲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是身在异地思念着家乡,而我则是身在家中思念着远在异地的亲人。此时此刻,唯有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能让我得到一点慰藉了。

  今年的中秋夜,因下过雨的缘故,月亮躲在乌云里,不曾见露脸。不过我也不想独自赏月,品味孤独……

  从遐想回到现实,我深切地希望明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能够快乐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月光下的幻想2中秋前夕,天气总是凉的。那种凉,由每一丝空气携带着,在呼吸浸透每一个细胞。不光如此,那种金桂独有的甜软的香气,那种成熟谷子混合有些金黄的叶子的香气,都是毫无保留地散发着,沁人心脾。

  是夜。

  在街上散步,明晃晃的路灯有些橘红。抬头看,天空在街灯与夜市的对比下,反倒显得格外暗淡和静谧。像极了还未开幕的电影幕布。在一栋较高的楼房后面,隐隐约约泛出一点儿微弱的,柔和的白光。我后退几步,才发现,原来是月,它看起来真是圆,但仔细看,才发现它还是缺了一小弯。现在,距中秋只有一天,准确地说是只有几小时了。可是,又有几人抬头看了月!买月饼,不过是为了象征着自己已经度过了中秋而已。嫦娥弄月的故事,在众人之中口口相传,渐渐变成了无数个版本,最后已没有多少人记得最真实的故事。都说嫦娥之美,后羿之勇,但是有谁亲眼见过?那些故事,也许并不是真的;嫦娥也许并非绝世美女,后羿也许并没有英勇地射下九个太阳。那月桂玉兔,又如何在荒凉胜过沙漠的月球上生存?这些,在这个只当是秋是个好巴结上司,拉拢人缘好机会的社会,一盒月饼也要礼尚往来的你传我我传你的虚情假意的社会,已经没有人会有习思想这些了。孩子爱中秋,只是贪恋月饼的'甜香而已。

  曾几何时,有多少游子浪人,在静寂的夜空里,望着那轮给黑夜带来一丝光明的月,寄托相思:“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多少文人,多少诗句,多少情怀,在历史中,以那轮不变的月寄托。可是,月来不及变,时代却变得太快。这街道,早已不要月来折射太阳的光;那可以把月比下去的无数的灯,把月衬得太暗了。古人的诗句依旧朗朗上口,但那种情感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出来?

  田间。

  几只萤火虫发着淡青的光,稻叶与稻叶之间相互摩挲,发出细细的声音。蛙声不止,不远处的桂树香气在这儿依旧可以嗅到。在这里,我没有看到多少光,远处街市的灯光很微弱,像最远的星。抬头,月一样是那么柔,但似乎亮了些。也许嫦娥并不美,但这么久,她依旧没有变。

  月光下的幻想3入夜了,一缕轻烟似的月光照进了小男孩的房间。小男孩望着那轮明月,忽然想到了他的外祖父。“那时的月亮,也是这么圆吧。”他心想。

  在他的印象中,外祖父待他总是和蔼可亲,每次去他家,他总是叼着烟斗,微眯着眼睛,蹒跚地向他走来,吃力地抱起小男孩,嘴里不住地说道:“乖孙子,外公想你了!”小男孩把脸靠近外公的脸,甜甜地说道:“我也好想您哪!”此时外公的脸上像开了花似的。在小男孩还小的时候,常常在暑假去外公家住上一段时间,外祖父每晚都坐在屋外,给小男孩讲故事,小男孩总是听得入迷,。故事讲完了。外祖父便会悠闲地抽烟,那一缕一缕的烟雾打着圈儿袅袅上升,这时小男孩躺在凉席上,目光随着烟圈儿移动,遥望着天空那一轮亮得耀眼的明月,不时向外公提出一些问题。

  小男孩觉得外祖父很了不起。也常常向小伙伴炫耀,看着小伙伴投来羡慕的眼光,小男孩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每次与外祖父见面,小男孩总会黏着外祖父问东问西,外祖父也会不厌其烦的回答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小男孩不知道外公答得对还是错,只要外公回答了,他就觉得满足,觉得开心。那段时间,外祖父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小男孩觉得外祖父又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

  然而,命运并不是那么完美。

  就在小男孩读四年级时,有一天,小男孩的妈妈来到学校,和老师嘀嘀咕咕一阵之后,领着小男孩离开教室,上了班车,一路上妈妈忧心忡忡没说一句话,小男孩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不希望有事发生。到了外公家,家门口三三两两的人进进出出,妈妈积压许久的感情终于释放出来,嚎啕大哭着,小男孩进屋看见了他,安详地躺在地上,脸上的笑容犹在,身旁摆放着他的物品,手里还紧握着小男孩上次遗忘的一颗玻璃球。小男孩不相信,不相信这一切,然而周围的哭声,以及旁边摆放的棺材,却告诉他这的确发生了。小男孩这时不顾一切,伏在外祖父的身上,边哭边喊:“外公,您醒醒呀!您醒醒呀!”

  一声犬吠,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十分突兀,将小男孩从回忆中拉回现实,看看手表,已是晚上十一点了,再次看了一眼月亮,小男孩叹了一口气,缩了缩身子,便沉沉睡去。

  这个小男孩就是我,每次当我看到那月光,我便会想到烟斗、微眯的眼睛、蹒跚的步伐,以及那和蔼可亲的笑容……

  月光下的幻想4今晚,月光非常皎洁。我仰望着它,思绪在脑海中漫无边际地游荡着。

  小时候,我总是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为什么无论我走到哪,抬头总是能见到月亮?我不明白,但每次问妈妈,她也说不清,只是唱着:“月亮走,我也走。”直到长大后学了科学知识才知道“月亮跟我走”完全是一种假像。

  那天上的月亮古往今来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传说中天上曾有十个太阳,可月亮永远只有一个,物以稀以贵,这表明月亮是十分珍贵的;再说嫦娥当初为什么不奔向别处,只选择“奔月”呢?这也只能证明月亮是块风水宝地。诗仙李白曾把明月比作是“白玉盘”和“瑶台镜”;如今人们把团圆的日子选在八月十五这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还有著名歌手邓丽君的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也都说明了月亮是“美好”和“温馨”的象征。

  但有时,月亮却给人带来相反的感受,那就是寂寞、冷清和忧伤。同样是李白,他曾发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咏叹;东坡先生也曾有过“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感慨。这种感情是难以理喻的,惟有当你带着感伤的心情,抬头仰望那明月时,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当今著名学者于丹曾讲过一种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全圆”。它之所以是一种境界,是因为当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的时候,你对它还会有憧憬,一旦花全开,月全圆了,你对它们还会有期盼吗?所以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那弯弯的月亮,不仅是因为它那个性化的形状,更因为它寄托着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月亮,它是黑夜里最亮的一盏灯,它照亮了整个世界,它在各个方面给予我们灵感,给予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仰望着它,我想,或许有一天它将成为第二个地球,成为我们人类的新“家”。

  祝愿月长久,让离别的人们都能够“千里共婵娟”。

  月光下的幻想5夜晚,冷风四起,白如雪的月亮挂落空际,月光一泻千里。寂静的窗外飘扬的树影,在迷离中寻不到踪迹。心中滑过一丝莫名的伤感,白驹过隙,不知从哪里回忆,只好把孤寂藏在心底,让思念越拉越长。回忆的画面和月光相映,映出了我的童年。

  那时,我常常在夏天乘凉时仰望星空,总觉得它捉摸不透。变幻莫测的繁星点点中总有圆月挂在空中。我便会在此时诗兴大发,双手背后,踱着小方步,情不自禁吟起在学校学的古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外婆则会递给我一块我最喜爱的“月亮粑粑,乌机蛋糕”。我缠着外婆讲故事,外婆不厌其烦的讲了一遍又一遍的嫦娥奔月给我听。我那时对月亮无比憧憬、向往,以至情有独钟。

  月光还是那样皎洁。月光下的我们曾和全世界的所有人一起迷恋过她。我想古代人也像我这样,对月亮憧憬向往,以至情有独钟。

  月亮,对于古代人来说,是最美好的东西,它胜过世间万物。无数文人墨客将千丝万缕的情思寄托其中。“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宁静,“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现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深情祝福。不知不觉,月亮似乎承载了人们心中所有的情思,含蓄,飘洒自如。

  时光在搁浅,什么都没有变,变的只是我们自己。到底是被遗忘的初心,还是失去的那份认真,连我自己都开始质疑,是否只是童言无忌。曾经的稚嫩已转入时光隧道,带着对月的无限钟情越来越少

  第5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具有教育职能的机构进行社区教育活动时各自为阵,效果一般。学校、文化站、少年宫、图书馆、农科站、医院、体育中心、教育中心等单位每年都会举办一些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但是他们都各自为阵,也就是做做样子,撑撑场面。综上所述,我认为当前社区教育只是一种职能机构和群众自发组织的、自我消遣的活动,它们还不具备社区教育的功能。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一方面要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面要体现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还要形成某个地域的特定社区文化氛围。要通过社区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的社会沟通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社区文化感染居民,激发居民的责任心和爱国热情。现在的社区教育虽然受到外部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社区教育主导者没有进行正确引导,没有实施有效的教育手段和项目。只有明白社区教育的目的,找到合适不同社区的教育项目,实施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居民进行正确引导,形成社区教育的氛围才能做好社区教育。我以为,在社区教育中引入诗词教育,对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华诗词音律美、情境美、文字美、趣味浓,历久弥新,魅力四射。其文学形式源于历史,字里行间再现历史,古为今用又超越历史,是辉煌的延续。而且国人对诗词都十分熟悉,即使不识字的老奶奶也会吟唱“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将中华诗词引入社区,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引领人们崇尚“真、善、美”,远离浮躁,创造诗意般的生活。那么如何将诗教引入社区,让诗教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奇葩呢?

  首先,要使人们视诗意般的生活为第一追求、最高境界,在思想认识上给诗意般的生活建设留下重要位置,要让人们认识诗教的意义。所谓诗教,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的方面来说,更接近诗歌的本义,就是要以诗来管理、教化社会,以诗治国。《诗大序》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这里有一个核心的治国理念,即对人心、民心、民情的重视。观人心、民心、民情的最好途径,就是听其声,所以又有“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之说,这就是“诗可以观”的功能。诗的另一功能是对人的精神的引导、教化,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也就是要通过诗歌的吟诵,发泄不满和悲苦,使情绪得以平复——诗“可以怨”;然后,通过诗的移情兴发、潜移默化的作用,涵养人的中和之性情——诗“可以兴”;由个人心灵的净化、性情的温柔敦厚,进而发展为人与人关系的融合,弥漫于家庭、社会以至国家,就可以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与和谐——诗“可以群”。在不间断的诗歌阅读中,人将永远保持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永远保持不断提升和净化自我心灵的态势,这确实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命题,也是我们面对假恶丑,必须坚守的最后的人生底线。诗教还有一层意义就是重视和强调诗歌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这也是诗歌教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基于诗歌和儿童、青少年本原性的亲和力,诗与童心的内在契合。诗歌是教育,是好的教育,它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读诗,特别是读经典诗歌,是承接民族和人类文明精神成果的最佳途径。认识到什么是诗教,诗教有何意义,就会在人的思想上产生对诗的好感,迸发学习和传播的激情,为诗教的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构建、巩固大诗教网络。政府、社区教育部门要创造条件,激励社区进行社会诗教、学校开展校园诗教。社会诗教,要有专门的诗教组织,创办诗教刊物、组织诗教活动,发挥诗教龙头作用,并向机关、企业、及村、居延伸,设立更多分会组织和朗诵团队。校园诗教,是诗教工作的主阵地,要普及校园诗词分会组织。校园诗词分会组织,除了有领导、有章程、有会员外,还要有活动场所,有发表平台,有保障措施。无论是社会诗教还是校园诗教组织,都要重视狠抓朗诵团队建设。朗诵诗歌应成为普及性的文化样式。我们要让吟诵诗歌的声音响彻云霄,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吟诵是诗词普及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方式。

  再次,要经常化地组织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节等节庆,组织诗歌创作、朗诵活动,并尽力把传统节日精神内涵与时代相融合。平时,各诗词组织要经常组织讲座及改稿活动,邀请名家讲课、改稿,打磨提高作品,邀请名家辅导,提高朗诵水平和诗词创作水平。最后,还要加强地方诗教教材的研发,创新诗词表达形式。在社区普及诗教活动,要根据地方群众的语言特点和习惯,结合古诗词的韵律,研发地方诗教教材。社区教育中心应组织有经验的诗词爱好者挖掘地方语言特色和地方文化资源,编写诗教小册子,发给群众和学生,引导和鼓励居民创作诗歌。将中华诗词的音律美、情境美、文字美和地方语言结合,进行诗歌创作,抒感,展显胸襟,那是多惬意的事啊。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诗教引进社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素质,美化心灵,让诗教成长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奇葩!

  作者:徐双斌 单位:建湖县芦沟镇社区教育中心

  第6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一一、主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国家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时空。 面对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学生对外国的节日提起来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让他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一般只记得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至于为什么过这些节日、中国人怎么过节,则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觉得过这些节日又忙又累,实在没必要。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礼节习俗就要在我们下一代人这儿销声匿迹了吗?为什么西方的节日会对中国的青少年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

  在许多西方国家,他们更多的让孩子参与到节日的庆祝中来,甚至孩子是节日的主角。他们注重的是对孩子能力及性格的培养。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意识到,应该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教育应切实肩负的重任。 在

  二、活动目的 知识技能: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能力:

  学会多种途径查找资料,通过网络论坛、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运用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加深对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 情感态度:

  通过开展包饺子、包粽子、放风筝等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进而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的实施

  本次活动的实施主要依托网络论坛,论坛中的版块划分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小组评价活动日记活动反思电子作业。各个阶段的资料成果都可以发表到论坛中来。充分发挥论坛的方便、快捷、高效、共享的优势。 第一阶段 明确主题 制定计划

  1、激发兴趣,明确探究主题。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 当你穿上新衣服快乐地去逛花街,当你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空中飞舞时你们知道这是我们中国哪种传统节日吗?当一家人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

  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时,这又是什么节日呢?你还知道我们中国的哪些节日?

  此时的学生必然跃跃欲试。

  引发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是良好的开端。 2、 自主选题,成立小组。

  课题产生后,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节日里我们可以尽情地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你们想怎样去感受呢?将大家的想法合起来,这样的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1、节日的简介;2、节日的由来与传说;3、节日的习俗;4、有关节日的诗歌。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至今仍流传甚广的有8个。其中四个节日已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研究。(为了避免多数人选择一个节日,有的节日没人去选择的情况,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固定节日和一个自选节日进行研究。)

  各班选择分配表

  3.制作小组合做计划

  好的计划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

  这次的主题活动将在论坛中开展,小组活动计划发表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版块中。

  五五班第X小组活动计划样表

  活动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指导老师:薛老师 子主题:春节、端午节 小组名单: 主要问题:

  1、节日的简介

  2、节日的由来与传说 3、节日的习俗

  4、有关节日的诗歌

  材料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工

  任 务 人 员

  设计目的:综合性学习尤其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导向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取舍、整合,形成学生可操作性的探索问题,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结成小组,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这里教师要有整体的把握,要权衡好,不能多数人去研究一个问题,或每个问题都要研究,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协商,注意尺度,引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

  第二阶段 收集整理资料阶段

  计划确定下来后,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他们有的访问亲朋好友,有的到图书馆摘抄资料,有的上网收集下载图片、信息。他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忙碌着。

  老师推荐大家几个网站,课后,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了解更多的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如果说自主研究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空间,那么分组学习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

  二、制作电子报、手抄报指导课

  在课堂上,孩子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很多很长,指导他们提炼,筛选;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摘抄重点的内容,设计制作手抄报。

  三、制作调查问卷指导课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问卷设计的要求、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掌握问卷设计方法,能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在分解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重点: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 难点:围绕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

  四、围绕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计划开展以下几个活动。

  3月份 制作花灯、花球

  4月份 放风筝活动(制作风筝) 5月份 包粽子活动 6月份 包饺子活动

  注意做好活动记录:照片、活动日记、活动反思等。把相关的记录发表到论坛中。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交流体验

  学生的劳动终于有了成果。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汇报。①讲一讲节日传说,自己过节经历;②演一演节日活动,展示过节物品;③用画板画一画节日景象;④唱一唱过节歌曲,背诵相关诗文;⑤演示制作的电子报 评价的主要方式

  1、成长记录评价

  (1)学生在记录中记下自己的作品,学生放的作品大多是活动计划、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日记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感受最深的一次采访,我的新发现等,引导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

  (4)教师设计一些小栏目。如收获园、新发现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在参与主题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和成效做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为学生加强实践活动体验,记录活动原始感受。

  3、成果展示评价

  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将学生的成果公布于众,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展出,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喜悦、协作共勉。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二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重点是阴历节日,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节日的魅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感。

  2、将生动的课外采访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3、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活动实施准备

  1、课程资源导航:

  (1)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活动实施设计:

  《走进祖国传统节日探寻节日文化》这个课题涉及的面非常广,从古到今,从老到少,从上到下,从社会到学校,都对本主题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它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腊八节、冬至节等节日文化。这些传统节日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最接近,但由于社会、家庭的等情况庆祝方式又有很大不同。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校以祖国传统节日为大主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和年龄特点,在各小组分设小的项目开展活动。

  一组:以元宵节为活动主题,带领学生了解祖国各地民风民俗,做元宵,吃元宵,闹元宵;

  二组:以中秋节为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制作民俗物件,通过演讲、故事等形式汇报研究成果;

  三组:以春节为活动主题,围绕最大的传统节日,探究它的历史,感受它的文化。 四组:以端午节活动为主题,了解它的由来,以及各地的风俗。

  五、活动涉及的学科领域

  节日文化

  语 文 古诗词、石碑、对联、

  散 文、写 作、表 达 数 学 统计、分析

  计算机 网上浏览、搜索 人文风俗 民俗风情、地方特色

  社 会 历史变迁、政治经济 艺 术 摄影、绘画、歌曲

  六、总体活动过程:

  1、由指导教师确定主题、设计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2、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选出组长,负责领导组织实践活动。

  4、活动指导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研究情况调整教学,负责组织活动,保证活动安全。

  七、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3月5日3月31日)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了解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2、向家长询问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典故。

  3、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文化。

  4、向家长询问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中国历史背景。

  第二阶段:师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4月1日5月18日)

  1、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1)以元宵节、中秋节、春节为主要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认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它们的传统风俗习惯。

  (2)依据它们的风俗习惯,全班交流各自的感想,写出有感日记或记录等。

  (3)配合主题开一次专门的班会,针对主题节日,办一次小报,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了解学生对各种节日的需求,以及他们想对家长说些什么。

  2、了解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

  (1)向家长询问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2)学生全班开一次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差异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差异的主要原因。

  (3)学生上网或有关图书资料查询,了解家长所不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4)全班交流自己所得。

  (5)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所得。

  3、调查各种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

  (1)向家长询问民间常见节日文化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形式。

  (2)上网或查阅图书了解节日文化的起源,师生共同研讨起源的原因。

  4、畅想未来节日文化形式。

  (1)小组讨论,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节日,以及在这节日中形成怎样的文化。

  (2)个人设计,用画画的形式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节日文化。

  (3)交流,推选出优秀设计方案全班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5月18日6月30日) 指导学生写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体会,整理实践报告资料。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三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要求,结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这一有利契机,更好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

  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不使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付之东流,我们带领同学们好好了解并亲自体验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文化魅力。

  二、主要内容: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并搜集相关的诗文对联。增强对清明节文化的了解。

  2.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至今还有哪些是比较盛行的,哪些渐渐已被人遗忘。更深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

  3.通过外出踏青,扫墓等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去感受春光的明媚,同时也缅怀一些英雄烈士,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荣誉。

  4. 以和家人一同祭祀的活动形式,通过观察了解解决自己心中对祭祀文化的疑惑,更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5. 通过整个活动:交流,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励他们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第7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中国是文明古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之下,更多的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较量,中国本土的许多优秀文化逐渐在较量中消失。七夕节、春节都被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所打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外语、电脑的热爱高过了对语文的钟情,再加上应试教育所造成的语文注重技术操作,这都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消失。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深入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以及那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课堂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可以在教室的墙壁张贴古代名人所创作的画像以及书法家所撰写的名言,也可以在教授传统文化课文时引用一些相关的典故和诗文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和影像,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诗歌朗诵、古筝、琵琶弹奏等方式来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课外阅读古典名著

  古典四大名著,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的人很少,更别说是小学生,可是这些古典名著若是能够每天花点时间去阅读,对文化熏陶具有很好的效果。教师应该设置一些阅读课,让学生去阅读古典文化的代表四大名著以及《论语》《三字经》等等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所出现的一些优秀作品应该推荐给学生,引导他们去阅读。

  三、诵读古诗文,深入理解传统文化

  小学教材里的诗词小说等一些古代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巧妙利用这些诗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诵读是最基本的方式,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自由诵读、朗诵比赛、演讲等不同的方式来让学生感悟这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师通过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用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理解传统文化。

  四、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本身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机,在此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如今洋节大行其道的现状下,这种方法会更加有效。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其相关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习俗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都有体现;在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学生赏月吃月饼,并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诗文的熏陶;在端午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查询端午节相关的资料,了解屈原、伍子胥的事迹,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学生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尤其是在这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化更是不容忽视。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创建书香校园,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遨游。

  参考文献:

  第8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关键词: 初中古代诗歌教学 打通古今 提高教学质量

  提到古代诗歌,提起古代诗人,初中生大多会因为时代久远而产生一种隔膜感,这会影响到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也会对古代诗歌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打通古今,将古代诗人拉到学生面前,让学生与古代诗人和古代诗歌发生直接联系,是激发学生古代诗歌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古代诗歌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一、介绍诗人生平要平易生动

  古代诗歌教学,通常先要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古代诗人不仅有名有字,有的还有自号、谥号,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陶渊明私谥靖节征士,欧阳修谥号文忠,等等。这些称谓对初中生来说不免显得生疏,若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对作者名、字和号的介绍不应太看重,以避免使初中生对古代诗人产生一种隔膜感,在心理上加以排斥。另值一提的是,古人文人在其人生历程和诗歌创作中也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这必然会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据此,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诗歌内容,加以适当补充介绍,以使初中生寻求到一份新鲜感和亲切感,从而增强学习古代诗歌的欲望。比如,在介绍唐代诗人李贺时,教师一方面要告诉学生他酷爱读书,勤于写作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应介绍李贺写作诗歌的“苦”:经常是骑着一匹瘦驴出门,带着一个书童,背着一个布袋,路上看到什么景色,忽然有所感悟,就写下一句,放到布袋里面。他的母亲看见了,非常心疼,就伤心地说:“我的儿啊!你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成语“呕心沥血”就出自这里,可见李贺苦吟的程度。这个故事会使学生加深对李贺的理解,崇敬之情会油然而生,也会增强其对李贺诗歌的喜爱之心。

  另外,在教学中对古代诗人官职的介绍也要简略,讲课时要尽可能转化为现在的称呼,以便于学生的理解、认同。如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初中生必备古诗文》对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写作背景的介绍是:“《渔家傲》这首词是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时所作。”这里所谓“经略使”是唐宋时期的官职,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对初中生而言,如将“经略副使”讲成边防军副司令容易被接受,也更感兴趣,以此类推,“知延州”则可讲成担任延州市市长,这样学生就易于也乐于接受了。

  二、讲读诗歌主旨要浅近易懂

  古代诗歌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其主旨或明朗,或含蓄;或质朴,或高深。初中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还比较直观、浅显。因此,我们在讲解古代诗歌,概括诗歌主旨时,应该浅近易懂,努力使初中生接受。不然,很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古代诗歌不好理解,以至于造成畏惧古代诗歌、排斥古代诗歌,甚或厌恶古代诗歌的不良后果,从而大大影响古代诗歌的教学效果。

  以解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为例。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所作,当时,

  他在政治上极其不得意,与自己感情深厚的弟弟又多年没能见面。恰逢中秋节,借词抒发心中的感慨。词的上片,对月抒怀;下片,对月怀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苏轼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怀,对初中生而言,这是难以理解的。对此,教师讲解时不应过多加以阐述。而对揭示该词主旨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应要求学生详细品读,以真正懂得苏轼该词所要表达的人生理念:对每一个人而言,生命最重要。在此基础上,教师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的人生教育,这才算是实现了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教学理念的目标。

  三、诵读诗歌形式力求多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几乎所有教师都要求学生反复地读,直至烂熟于心。学生朗读都被要求用普通话,这虽不失为一种正确的教学手段,但模式化的教学形式不容易使初中生产生新鲜感,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再说,古代诗歌的押韵与现代诗歌是有不同的,虽一般来说是用平声韵,但也有的诗词是用仄声韵,有的甚至用的是仄声韵中的入声韵。而入声韵在普通话中已不存在,但它在各地的方言中恰被广泛地保存。所以,有些诗词用普通话朗诵时不押韵;而用方言朗诵时,则朗朗上口,韵味无穷。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就押的入声韵:戚、息、急、识、摘、黑、滴、得。再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押的入声韵: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对江浙等地吴方言或江淮方言区的学生来说,如果指导他们用方言朗读,既押韵,又别有趣味,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同时,对古代诗歌的朗读,还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即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让学生扮演诗歌作者或诗歌中的形象进行表演式的朗读,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不但加深其对诗人和诗歌的理解,更能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古代诗歌学习的兴趣。比如,北朝民歌《木兰诗》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她不畏艰险的决心和淡泊名利的品质。诗中形象丰富、生动,在学生朗诵该诗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扮演木兰、将军、天子、爷娘、阿姊、小弟、伙伴等形象进行表演,做到诗舞结合,情景交融,在愉悦中领略古代诗歌的美。

  四、利用名人效应,催生初中生对古代诗歌的亲切感

  第9篇:中秋节的诗歌古诗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措施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特点,其内容除了儒家文化相关内容外,还包含有诸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期,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渗透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但是很多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导致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造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薄弱,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传承文化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都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教育,在学生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促进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之后,可以为学生们讲解柳宗元的坎坷身世,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向学生们表达柳宗元那种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如何正确面对逆境和挫折,进而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和注重人文素质的内容,有利于新时期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小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传统文化的积累可以促进小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在教学《离骚》相关内容过程中,通过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讲解,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屈原献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促进小学生形观念和个人素养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初期,诗词、历史、文学等都能够为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建议措施

  (一)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需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比如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设置传统文化专栏,尤其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引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典故诗文,进而能够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有效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为了更好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在小学低年级识字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一阶段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通过扩大小学生的识字量可以让小学生们更好阅读理解和写作传统文化,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的教材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融合,将传统文化经典制作成视频动画,不仅让小学生学习到了生字,而且还可以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语文教师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模仿的榜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确保传统文化的基本功扎实可靠,比如用毛笔写字的练习,这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教学生写字时,要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让传统的丰厚文化底蕴和情感感染学生,才能更好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结合具体教学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语文教材可以在课本的有限文章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最大化地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由于语文教材具有简单易懂等特点,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美德,对于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美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程序精心选择的,教材的课文内容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就是一部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经典,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文章时,可以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礼仪、称谓及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确保对知识的系统全面掌握。在课堂中进传统文化的渗透,要结合语文课堂的具体实际,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提高教学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集中表现在传统节日中,如中秋赏月、春节团聚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传统节日,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比如结合具体节日,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对联、猜灯谜以及编中国结等相关的风俗民俗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民间传说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并且传统节日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机会,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进传统文化的渗透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可以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与之相关的习俗;在中秋节可以组织全体学生朗读李自的《月下独酌》等相关诗词,开展一次专题文化课,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有些知识往往深奥难懂,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更是有难度,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比如《忆江南》这首词,可以通多音视频方式将江南春景再现,并伴以悠扬的音乐和感人的朗诵,让学生真实的理解文化内涵。

  (四)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根据这一特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将传统文化延伸到课外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中品读鉴赏传统文化。同时小学阶段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更好留住民族传统之根,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特定内容,而要充分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挖掘社会资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而让学生们接受一堂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课,让学生们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系列活动,通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扩大传统文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论语十则》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孩子以小组的形式上网搜索《论语》及孔子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可以结合传统时令文化,为学生讲解相关诗词,再如在学习母亲河的课文时,可以开展关于长江黄河等相关的诗歌吟唱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小学生们对经典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显著意义,对于促进小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所以为了更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文化渗透需要语文教师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具体教学现状,以学生发展特点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就可以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初中历吏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5):59.

  [2]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4):19-21

  [3]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13,(75):32-33

标签:

声明:本文来源于科连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处理!